主页 > 名家访谈 > |
【人物】谢权熠:谢家风流,熠熠生辉 | |
作者: yuki 时间:2015-05-16 09:36 | |
|
|
![]() 谢权熠,字衡斋,浙江绍兴人,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,人文学者、艺术评论家,书法家,《艺镜》主编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,兰亭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,艺镜文化艺术总监,《中国画品(学术版)》学术主持等,出版有《谢权熠书法篆刻选》等,另有数十万字的论文、评论等发表。 ![]() 一场春雨给杭城披上了一层淡淡的薄雾。雨后的明丽午后,我与谢权熠相约于他的工作室进行访谈。 谢权熠出生于绍兴,在杭州求学,先后在北京、杭州工作。绍兴、杭州都是人文荟萃的地方,大概是受着山水的滋养,眼前戴着眼镜、长相温和的谢权熠更是有一种儒雅饱学、潇洒纵横的古代文人之气。而与多数80后青年书法家不同,谢权熠可谓是“根正苗红”,在踏踏实实读书写作的同时,书艺也在蒸蒸日上。他的书法集《清风徐来》、学术文集《抚观烟云》早已出版,接下来随笔集、题跋集也已在日程之上。 都说字如其人,谢权熠的书法也有着同样的温和亲切,犹如一碗山间采摘的清茶,入口清香,怡人甘甜自在其中耐人寻味。谢权熠的工作室不大,却别有一番文化气息。墙上随处可见的是他行云流水般的书法。谢权熠的书法随意不做作,充满了书写感,一撇一捺都透露着一种风流的韵味。苏东坡曾说,“退笔如山未足珍,读书万卷始通神。”谢权熠的书法风格在讲表现、讲个性的当下似乎显得不那么个性鲜明。但用笔上的简净,气息上的淡雅自有着他自己的美学思考,也是其个性使然。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”谢权熠字所带给大家的正是一种风流洒脱的淡然。 胸无点墨,书法就成了笔画的加工厂,光剩枯燥罢了。书写是需要学问去滋养的,在娴熟的技法层面之外,更需要文化去增加其高度。谢权熠工作室里满书架中的书籍。“路漫漫其修远兮”,书法艺术对于一个好学者来说是没有尽头的,那么,在这条书法艺术道路上前行不息的谢权熠,不仅是当下年轻人的标杆,他的未来更值得所有朋友的期待。 ![]() ![]() 时尚周末对话谢权熠 Q:您是从何时学书法的?源于什么样的契机? A:要说开始学书法,我十来岁便开始学了。不过一开始我学的是画画,我当时对画画也很感兴趣的。后来发现身边的人都在学画画,于是又去学了书法。当然这里有家庭和社会风气的影响。这么多年下来,包括后来大学我也是学的书法专业,我觉得书法还真的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。
Q:除了书法,我们还了解到您对理论也有很深的钻研。能跟我们简单聊聊您艺术创作道路的发展过程吗? A:谈不上很深的专研,只是平时喜欢看些历史方面的书,好发发感慨,写点无病呻吟的文章。人要获得一定的艺术成就,需要几点基本的基础。我觉得读书学习是一个点,感知生活又是一个点。除了写字外,我本身还做图书策划,受聘编辑些书籍。基于这些,我觉得阅读一些好的书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。在求知的道路上不但要借鉴还要敢于“拿来为我所用”。好的作品是怎么来的?这其实很难用几句话明确表达,但是他必然是从学习中来的,在生活中体验,寄托人的思想和情感。
Q:当代艺术求新求变,书法也不例外,您怎么看待当代书法? A:当代艺术的特点就是多元化,所以我们要有一种包容的心态去看待各种尝试。尝试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书法实践中人家没有的东西。你可以不喜欢、不赞同,但他们确实丰富了艺术实践合视野。艺术本身就有穿透古今的生命力,对传统不遗余力地在继承是伴随书法学习和创作始终的工作。怎么看待当下,可以从纵向的书法史来考察,或许那里会给人很多启示。
Q:书法依赖古人,创新很难,您如何看待传统和创新的关系?
A:从哲学史的角度来对照,我觉得书法史也存在着“子”与“经“的两个发展时代。我们不能将传统与创新割裂开来。我们要向古人学习,继承与创新既是相对的,又是一体的。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真正深入,也没有真正“出来”。真正深入的含义是具备清醒的主体意识前提下进行的,没有清醒的主体意识,你以为自己深入,那是一遍又一遍地重复。临写的过程,传承的过程,也成为消解主体意识的过程。反之就是在与古人的不断磨合、对话、搏斗,不是让它消灭你,而是在与它的交流过程中,判断并保留哪些是你需要的,判断并放弃 Q:您现在每天都都会抽时间写书法吗?每天是怎样一个生活状态? A:我是无聊写字,有空读书。以前还喜欢喝酒,现在也兴趣索然。我刻过一方“书美人酒”的印章,老师说书好的,美人好的,酒好吗?在具体每次的书写时间上,我很少超过三个小时,更没有一整天的书写。对于我来说,书写过程中的思考合有意识的着重关照史必须的,而绝不是时间的堆积。我更倾向把时间放在阅读上。我上午睡到自然醒,下午工作,晚上读书和写字、写作。如果时间允许我会尝试干点别的事情,哪怕我没有接触过。更多的时候就是看看电影,以前喜欢港片,现在更关注国外。
Q:您觉得艺术能不能改变生活? A:以前人说读书能变化气质,学艺术也是一样的。我觉得艺术就像一种空气清新剂吧,总能够让在喧嚣生活中的人们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感悟。实质上是人的一种精神寄托,他也可以成为一番自己很私人化的事业。当你在享受、学习艺术的同时,它已经不知不觉改变了你,改变你的生活。
Q:对创作有什么心得? A:我觉得是否可以保持一种学习状态,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风格,而是可以不断尝试。艺术创作想来因该是合乎自己,其过程也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。 |
|
上一篇:【人物】绍兴中青年书法实力作者之肖慧 下一篇:【兰亭书会中人】许绍满 |